重磅发布!桑植县入选以县城为重点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
2023-12-08 16:31:54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韦芹 | 作者:高丽文          浏览量:5159

桑植融媒12月8日讯(记者 高丽文)12月7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省级试点名单的通知,桑植县成功入选以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之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一县一策"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经组织评审,确定衡山县、邵东市、临澧县、桑植县等18个县(市)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此次省级试点工作为期三年。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名单

一、大城市周边县城(4个)

衡山县、湘阴县、湘乡市、长沙县

二、专业功能县城(9个)

邵东市、临湘市、临武县、祁阳市、溆浦县、桃江县

宁远县、道   县、桃源县

三、农产品主产区县城(2个)

临澧县、武冈市

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3个)

桑植县、辰溪县、城步县



一年夯基础。到2023年底,生态经济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政、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得到明显改善,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35亿元,城镇化率达45%。

两年上台阶。到2024年底,以“桑植白茶”为代表的生态产业集群成链,培育文化旅游、特色种养殖、特色资源3个百亿级产业,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活宜居环境明显改善,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三年立标杆。到2025年底,县城生活宜居品质更加凸显,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升,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投入保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县城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超140亿元,城镇化率达50%。

“我们将对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求,立足我县实际和发展急需,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短板弱项等方面,精心谋划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72.76亿元,确保2025年底项目完成率达100%。”县发改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多方破解资金瓶颈,加大县本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和发行专项债,用好用足国家融资政策,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通过三年时间,桑植县将实施一批综合承载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使桑植优势特色更加凸显、县城功能更加完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将紧紧抓住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县契机,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定位,聚焦城市短板弱项,注重城市生态文化发展,系统谋划,项目推动,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有效治"城市病",补齐城市短板;坚持‘绿色即底色,视绿色为生命’,全力实施城市生态修复治理和城市历史活化提升,补齐城市生态和文化弱项,努力实现城市、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将桑植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示范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要让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根据项目规划,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老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携手打造百亿级生态产品产业集群,以“桑植白茶”为区域公共品牌,培育5-10家县域白茶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实施桑植白茶科技研究中心项目、山泉水张家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龙头引领、科技赋能、品牌扩市,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量提质,吸纳更多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

“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化,全方位发展红、绿、彩、古、夜“五色”经济,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桑植文旅内涵,深化桑植品牌。整合县城“1+4”城镇圈的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城市休闲旅游资源,形成多元融合、结构立体、层次丰富的文旅格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要负责人谈到项目实施带来的前景,信心满满。

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生态桑植”

补齐短板弱项,锻造“韧性桑植”

增进民生福祉,营造“幸福桑植”

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塑造“宜居桑植”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和谐桑植”

未来可期 大有可为

期待桑植美丽蝶变

(一审:秦福  二审:杨明  三审:吴明波)

责编:韦芹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时政报道
视听桑植
时政报道

  下载APP